首页 > 动态要闻 > 政务动态 > 地方动态

清远阳山秤架瑶族乡以“三个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时间:2025-04-21 19:39
  • 资料来源: 本网原创稿
  • 打印
  • 【字号:小
  • 大】
  • 分享到

  近年来,清远市阳山县秤架瑶族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创建岭南国家公园为契机,投入1500万元建设岭南国家公园清远(阳山)入口社区,打造了一个设施齐全、功能优化、管理有序的岭南国家公园入口民族特色社区,在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产业振兴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坚持以生态文明为主基调

共植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树”

  秤架瑶族乡是清远市阳山县面积最大的生态公益林乡镇,辖区内有林业用地面积43566公顷,灌木林面积14525公顷,活木林蓄积量191.7万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58%。

  秤架瑶族乡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创建岭南国家公园为契机建设森林步道、农田景观、道路美化绿化、观桥平台等一批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的项目。同时,在入口社区范围种植红豆杉、桂花、樱花、三角梅、紫薇等植株4000余株,为入口社区增绿添色见美,吸引各族群众驻足观赏拍照。

  秤架瑶族乡通过挖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秤架瑶族乡将大坑林长绿美园打造为市级林长绿美园,英明小微湿地公园入库市级小微湿地,干坑古树群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干坑古树公园被评为清远市环境教育基地,入口社区的旅游休闲功能得到提升,各民族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

坚持以文化铸魂为总抓手,

搭好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桥”

  秤架瑶族乡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精心构筑起民族文化互鉴共荣的生态空间。

  借着入口社区建设的东风,秤架瑶族乡打造瑶族文化传习中心,通过开设瑶族刺绣、瑶族舞蹈校本课程提升入口社区科普展示和文化传承功能,促进族学生交流与融合

  为促进入口社区各族群众流动融居,秤架瑶族乡开展丰富多彩的入口社区旅游品牌活动,先后举办广东省第十届登山活动、观星露营节、南岭国家公园森林文化周、“瑶乡杯”篮球赛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活动,充分满足各民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增进各民族之间情感交流,构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的立体空间。同时,联合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秤架林场—干坑片区建设秤架科普馆、珍稀植物园、干坑古树公园科普示范基地、岭南历史文化教育径、秤架自然教育径“一馆两园两径”,打造各民族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

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新起点,

浇灌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花”

  瑶绣工坊里瑶汉两族绣娘切磋技艺,非遗展演中多民族歌舞同台竞秀,特色民宿内八方宾客围炉夜话……通过发力创建岭南国家公园清远阳山入口社区,不断完善乡村休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绿化种植,秤架瑶族乡的旅游竞争力不断提升。

  2024年全乡新增民宿、农家乐22家,总数达到69家,2024年接待游客人数超45万人次,乡村旅游带来的收入超过5000万元,旅游业已然成为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新密码”。

  与此同时,当地活化利用丰富的岭南国家公园森林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历史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森林 +”林业产业经济,探索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新路径。位于秤架村的阳山县南岭瑶山瑶灵芝专业合作社在当地种植1333亩灵芝,基地每年产出8000斤灵芝干品,为村集体每年带来2.4万元收益分红,还带动入口社区周边55户18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当地充分发挥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瑶族手工制茶技艺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加工产业。争取资金建设标准化加工厂房,吸引有实力的外地公司入驻本地开展茶叶加工销售,推动茶叶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至2024年底,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超12000亩,年产干茶达30000斤。

  此外,乡还多样化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探索出林禽、林菜、林药、林果、林畜等众多林下经济产业。绿色经济蓬勃发展各族群众创造了就业创业的广阔舞台,让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广。

  (供稿、编辑:民族工作一处·黄车明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