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民间信仰工作的决策部署,以登记编号工作为突破点,通过完善机制、试点登记、规范事务等方式,推动民间信仰事务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夯实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基础。一是落实“一种制度”保障。印发《深圳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类管理、场所自治”的原则,有重点、分步骤、分批次开展登记编号管理工作,通过典型引路,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探索一条符合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实际的有效管理路径。二是统筹“两种模式”齐下。一方面,不断优化“四级五员”风险管理机制,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配合,社区网格员、社区党员、社区统战成员、小区物业管理员、小区业委会委员广泛参与,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纳入“四级五员”体系中,一体推进巡查、核查、处置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发现线索在社区、核查问题在街道,执法主体在区级”的基层治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场所的有效管理。三是总结“三个试点”成效。推动福田、宝安、大鹏3个试点区优化场所管理方式,通过将场所纳入社区综合治理的方式,推动民间信仰业务逐步规范有序。如大鹏新区坚持底线思维,推广“十严禁”负面清单,取得一定成效。支持试点区先行开展登记编号工作,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为全省民间信仰工作提供更多“深圳做法”“深圳经验”。
(二)以先行登记编号为契机,助力实现“0”到“1”跨越。一是实现“0”的突破。自深圳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启动以来,指导各场所开展申报工作,走出了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管理“第一步”。推动大鹏新区龙岩古寺获得全省首张登记编号证书,推动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取得突破,为全市乃至全省探索民间信仰事务管理长效机制提供成功样本。二是力求“1+N”的进步。推动登记编号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在龙岩古寺获得登记编号证书后,对一批硬件较好的场所进行调研,首批选取了10余处条件成熟的场所进行登记编号,场所的登记编号集中授牌仪式将于近期开展,标志着我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管理取得新的进展。
(三)以加强财务管理为重点,推动民间信仰规范化管理。一是管好场所“钱袋子”。在推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的基础上,以登记编号证为主要依据,与中国银行多次沟通,进行开立对公账户试点,改变过去公账私存、账户设立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切实改善财务管理状况。目前,大鹏新区龙岩古寺已成功开户,为其他场所规范财务管理提供了现实参考。二是织密场所“安全网”。进一步完善巡查、消防等制度,对于一些乱搭乱建、安全隐患大、群众投诉多的不规范场所,依法进行拆除。三是夯实场所“制度墙”。进一步健全场所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人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消防制度、“十严禁负面清单”等制度上墙,形成长效机制,让场所内部管理制度随处可见,营造人人守制度,事事按制度的良好环境。
(供稿:深圳市委统战部·张世清;编辑:宗教工作三处·廖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