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政务动态

连山“四个始终坚持”抒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 时间:2021-04-26 15:38
  • 资料来源: 广东省清远市委统战部
  • 打印
  • 【字号:小
  • 大】
  • 分享到

  近年来,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及视察广东、清远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抢抓机遇,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转化为建设和谐富裕新连山的生动实践,在粤北山区抒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一、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打造红色连山

  高度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市、县均成立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专班,定期听取和研究民族地区发展工作。清远市委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无论哪个民族,只要是党员干部,就是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旗手,各族干部融为一体,齐心协力干事业。完成了100%行政村(社区)和66.7%村(居)民小组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县村级党支部已成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力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基层治理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打通了党建推动村建的“最后一公里”,做到哪里有民族同胞,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二、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绿色连山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聚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重点写好四篇文章。一是写好生态文章按照清远市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北部生态建设,夯实粤北生态屏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5.78%,居广东首位;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并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二是写好设施文章依托省、市财政差异化配套机制,完成二广高速连山段、德建水库供水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写好产业文章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加速推进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建设;建成金子山为代表的一批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用好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引进总部经济企业132家,累计纳税3.38亿元。四是写好富民文章积极探索“网红”直播带货新模式,急民之所急,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因疫情滞销问题;启动“云上连山”数字平台,打造数字农业,成为广东省首批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试点县,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依托互联网科技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数字经济发展创造广东少数民族发展的经验,为全国少数民族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三、始终坚持为民服务情怀,打造金色连山

  坚持人民至上,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举全县之力抗击疫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建档立卡1137贫困户3282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现行的脱贫标准。坚持改善民生,全县478个自然村全面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全县道路四通八达,48个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在全省率先实施县城免费公交;村村开通自来水;新建了县民族小学、镇级幼儿园及一批教学楼、宿舍楼,贫困学生全部纳入政策保障,为学生上学定制公交服务,山区学生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完成县人民医院易地改扩建和镇村医疗设施标准化建设,县内住院率达90.9%,排名全省第七,解决了困扰壮瑶群众多年的“有钱去广州、没钱去贺州”的看病难题,全县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成色更足了。

  四、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彩色连山

  坚持把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根、和睦之魂,建成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搜集、整理非遗项目35项,连年举办壮族“七月香”戏水节、瑶族“盘王节”和“一镇一节庆”活动,以节庆强交流促传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六进”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和弘扬民族语言、壮瑶歌舞、传统体育等文化精髓。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强民族事务管理,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障。坚持不懈开展“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宣传教育,全县壮瑶汉等19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供稿:广东省清远市委统战部;编辑:民族工作二处·陈小春)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