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政务动态

省直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初步成效

  • 时间:2020-06-22 17:16
  • 资料来源: 本网
  • 打印
  • 【字号:小
  • 大】
  • 分享到

  2019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并出台《关于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省直有关部门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现场会和《意见》精神,认真落实分工责任,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确定了分管负责同志、工作机构和具体联络员,并采取切实举措积极推进相关重点任务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省委组织部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制定支持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优先在民族地区建成镇街党校、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省委统战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组织统一战线系统力量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和产业扶持。

  省人大常委会十三届二十次会议于2020年4月29日通过《广东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条例》(2020年6月1日起施行),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省发展改革委将3个自治县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估算投资142亿元),将民族地区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优先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下达3个自治县两批地方专项债15个项目共6.15亿元。

  省教育厅支持民族地区所有县创建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安排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结对帮扶3个自治县。

  省科技厅协调省科学院、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省农业科学院结对帮扶3个自治县,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与民族地区开展科技精准帮扶对接。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协调省级各电信运营商和省铁塔公司加大对民族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5G网络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干部和厅机关干部的双向挂职。

  省民族宗教委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牵头制定了《分工方案》,将《意见》中的各项任务分解到29个牵头单位,进一步明确有关单位的职责分工;牵头建立了加快我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联络机制;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的沟通协调。

  省财政厅已下达2019年、2020年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4亿元,并制定了资金管理的新办法;对民族地区重点倾斜均衡、生态补偿,2018─2019年安排3个自治县均衡、生态补偿等财力性补助36亿元,两年累计新增11亿元,年均增长25%。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支持民族地区开展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社会保险补贴试点工作,建立民族地区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数据库,在民族地区就业创业资金分配上予以倾斜。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完善瑶绣制作、藤器编织、竹器编织、花签(香骨)制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

  省自然资源厅今年预计下达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倾斜用地指标0.49万亩,预计下达乳源等市县拆旧复垦奖励用地指标0.23万亩,3个自治县拆旧复垦立项3956亩、验收1117亩、交易343.2亩(交易金额2.29亿元),支持3个自治县各420万元、支持7个民族乡各200万元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民族地区村庄规划。

  省生态环境厅安排4300万元中央资金支持民族地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广东南岭国家公园申报创建工作;推动民族地区碳排放市场化交易,民族地区累计备案林业碳普惠减排量13.38万吨、带来收入235万元。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推进连南板洞食用水工程主管及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前期立项工作,完成连南、连山县城水厂及供水管网改造两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加大对民族地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填埋场整改工作的指导督导力度。

  省交通厅对民族地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奖励标准由1000万元/个提高到1500万元/个,今年将为3个自治县争取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约2.16亿元、落实省级补助资金约1.5亿元。

  省水利厅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灌区改造工程建设、万里碧道建设等方面倾斜支持民族地区, 2020年度为民族地区水利建设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1.1亿元。

  省农业农村厅支持3个自治县各建设一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取得明显成效。省扶贫办在2019年“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设立定向支持民族地区的捐赠资金类别,当年安排3个自治县各1000万元。今年5月26日下午,又会同省民族宗教委在连南召开2020 年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企业座谈会,指导推动碧桂园、恒大、万科、星河湾等9家大型企业分别对接3个自治县7个民族乡,开展定向扶贫捐赠。

  省商务厅安排3个自治县各50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督促指导3个自治县成为2020年广东省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乳源创建成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3个自治县分别打造了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协调两家大型旅游企业对口帮扶连山自治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省卫生健康委指定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3个自治县人民医院。安排专项资金16980万元支持3个自治县人民医院升级建设。对乳源自治县中医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支持其升级建设,并安排东莞市中医院对口支援。

  省国资委牵头成立工作班,安排和推动4家省属国企结对帮扶3个自治县发展。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领导同志带队实地调研,使“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率先在3个自治县推广,完成少数民族服务专区建设与运营推广,上线43项服务;在韶关、清远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16台、分别上线服务事项83、95项,推广使用“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两市累计开通83873个账号),加电子公文交换推广应用(两市开通2211个部门),为两市提供云网平台资源,满足民族地区的“数字政府”服务的资源需求。

  省林业局将连南列为林下经济扶贫示范县、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县基地,将连山列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并邀请专业机构协助连山设计打造,将乳源作为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的重点地区、扶持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支持3个自治县打造“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路线”2条和“森林生态旅游新兴品牌地”6处,安排资金1400万元建设绿美古树乡村7个;分别安排资金2307万元和300万元支持连南建设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和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2019年从每亩36元提高到39.1元,今年提高到每亩45.1元、比其他地区的标准高10.1元)。

  省供销社在3个自治县建成并投入运营3个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和20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支持3个自治县供销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民族地区布局一批冷链物流产地仓、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

  (供稿,编辑:民族工作一处·朱国梁)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