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省有关工作部署,深圳市民宗局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发展,提前谋划部署,加强部门联动,以“开发一套系统、完善一个指引”为抓手,下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先手棋,稳步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有序恢复开放各项准备工作。
一、提前谋划部署。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杜玲同志高度重视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明确要求市民宗局提前谋划场所恢复开放各项准备工作。3月初,市民宗局一边继续严格执行“双暂停一延迟”工作要求,一边着眼于做好疫情防控后半篇文章。一是运用科技手段,尽早开发场所预约系统。先后与中国移动、阿里云、腾讯、市公安局制证中心、视频支队等单位进行多次沟通交流,研发了“宗教活动场所预约系统”。该系统集预约、人车限流、测温、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等功能为一体。二是提前拟定宗教领域防控工作指引。深入研究市防控办、市教育局等部门的工作指引和举措,按照风险高低、场所准备情况等原则,提前草拟《深圳市宗教活动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要求从开放前、开放时、开放结束后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建立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等。三是推动宗教场所做到“四个确保”。组织召开宗教场所恢复开放准备工作会,要求各区民宗部门、各宗教团体、场所按照《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提前做好宗教场所、民间信仰场所恢复开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四个确保”:确保场所教职人员、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健康监管全覆盖;确保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确保场所防疫物资充足、质量合格;确保场所开放前至少举行一次现场演练,并做好突发事件应对。
二、加强部门联动。市、区民宗部门,市各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各司其职,加强联动,会同市公安局居民身份证制作所(制证所)、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有序推动宗教场所恢复开放的准备工作。一是合作开发“预约系统”。市民宗局负责协调市公安局视频支队、腾讯公司等单位完成预约微信小程序“深圳宗教”注册及预约活动人员实名认证工作;市公安局制证所具体负责预约小程序的软件开发和“智慧健康管理一体机”安装调试工作;各区民宗部门负责对场所安装预约系统给予经费支持,同时牵头各场所对接硬件安装、系统试用等工作。4月下旬推出该预约系统内部测试版,在主要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安装试用,通过解决试用中发现的问题,逐步提升用户体验。二是落实各有关单位职责。明确各区民宗部门牵头街道、社区防控组织对场所开放前准备情况开展检查指导。市各宗教团体加强对本教场所开放前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对疫情防控负主体责任。
三、注重培训演练。为确保宗教场所恢复开放有关工作平稳有序,市民宗局在开展人员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宗教场所场地情况、信教群众年龄差别等因素,分场景进行实战演练。一是全面培训。5月中下旬,先后组织市、区宗教工作干部,市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有关工作人员共约180人,分4场开展专题培训,以PPT和操作手册方式,现场演示预约系统操作,以便有关人员熟练掌握实操。二是分类演练。按照独门独院的寺观教堂、处于商业写字楼环境的固定处所等两种情况设置实战演练场景,5月下旬开始,先后在天主教圣安多尼堂、基督教深圳堂、美年堂、宝安堂、弘法寺、清真寺等6个场所共开展7场现场演练及压力测试,组织共约500名义工,按照场地指引标识完成预约、核验身份、测温、入场、参加活动及退场等全流程。现场演练时,邀请区民宗、街道、社区防控组织等单位现场观摩指导。三是总结推广。及时对演练工作进行总结,列出问题清单,逐一销号解决。在此基础上,制作中英文对照的预约参加宗教活动全流程演示片。在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前,将《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演示片及电子版操作手册,通过同心鹏城、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微信公众号、群组向广大信教群众进行推送,广泛开展宣传,以便广大信教群众提前知悉、掌握。
四、强化指导评估。按照分批有序恢复开放的总要求,市民宗局指导各区民宗部门切实加强对宗教场所的指导和评估,先评估合格的先恢复开放,评估不合格的不开放。一是由市民宗局领导带队,赴各区主要场所检查恢复开放准备工作。二是市民宗局全体干部开展一对一服务,深入基层联系、指导各区民宗部门、市各宗教团体做好宗教活动场所、民间信仰场所恢复开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区民宗部门牵头街道、社区防控组织,对照防控措施清单,对场所开放前准备情况开展检查评估。
目前,全市宗教场所教职人员、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应检1520人,已检918人,未发现呈阳性反应情况;已有27处场所安装好一体机及预约系统;有7处场所经评估达到恢复开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