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地处惠州市最北端,因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坊间称其为“北极村”。长期以来,该村没有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滞后,被定为省级贫困村。在这个有566户2593人的村子里,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贫困人口178人。村民大多以种菜和外出务工为生,2016年村集体年收入仅2.7万元。
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
2016年4月,惠州市全面铺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织选派我担任上东村驻村第一书记。第一次驱车蜿蜒来到上东村,只见垃圾遍地、家禽散走、公共基础设施严重缺乏……面对如此村景,我想,这就是典型落后山村的样子。
要想长期脱贫,关键是增强贫困村的内生力和向心力,把大家拧成一股绳。然而,村“两委”干部凝聚力不强、抓村务缺思路、文化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打不开局面。为此,我抓班子带队伍,实施“强村固组”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六大功能”,提升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组织党员干部到惠东县、博罗县等先进村考察学习,在开拓视野中增强大家抓发展、谋致富的能力。同时,为摸清贫困原因,增强群众脱贫的内生力,我与驻村工作组及村“两委”班子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的家庭和收入情况;走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寻致富良策。还组织贫困群众召开座谈会,悬挂宣传标语等,营造浓厚脱贫氛围。我吃住都在村里,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亲切称我“军哥”。
发展特色产业,帮助村民增收
产业扶贫是乡村实现稳定、长期脱贫的重要保证。在整体规划村发展方案的基础上,我与村“两委”班子采取“一户一策”的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帮扶工作。为尽快帮助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增强大家信心,我决定采取短线发展与长期规划相结合的产业帮扶措施。
短线发展,主要是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组织村民发展生态种养和林业经济。通过分发36头水牛、赠送5万多尾鱼苗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到生态果园和苗圃园艺基地等产业扶贫基地就业等方式,助力贫困户持续“造血”。同时,建立光伏发电、娃娃鱼养殖、广告位出租等致富项目,提升村集体收入。长期规划,主要是抓住武深高速蓝田出口建成通车、惠韶高速上东村出口正在建造的大好契机,立足纯天然的温泉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以温泉项目为龙头,全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主导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驻村3年多以来,上东村从“省级贫困落后村”蝶变成了“省级新农村示范村”。2018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预脱贫,村集体收入从扶贫前的2.7万元增加到23万元。看到村子一天天变好,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我深感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改变村容村貌,生活更有奔头
驻村伊始,我就把村容村貌作为上东村崛起的基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
一方面,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安装饮水净化设备、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湿地、打造村卫生站、建设乡村旅游厕所、推进村道硬底化改造和绿化亮化、扩建2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上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一房屋形制等,将上东村打造成一个具有瑶族特色的美丽村庄。另一方面,提升乡风文明。每年开展“最美学子”“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年底举行总结表彰会,对先进家庭给予奖励和鼓励,努力争创“全国文明村”。村民聊起生活变化都笑逐颜开:“上东村变化很大,做梦也想不到这么漂亮”“生活有了奔头,精气神也足了”。
根据组织安排,我驻村时间将延长到2020年4月,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间节点。我想,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我继续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巩固提升扶贫工作成果的重要动力。
▲ 刘艳军(左一)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
(来源:《广东党建》(2020年第1期)通讯员·张雯 | 编辑:民族工作一处·余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