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至3月26日,广东省伊协在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第八期广东伊斯兰文化百家谈暨2019年广东省阿訇、寺管会负责人培训班。本次活动以“入乡随俗、泊船靠岸,弘扬传统、爱国爱教”为主题,省民族宗教委党组副书记、巡视员李秀英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协会长杨发明作“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专题辅导。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广州市民族宗教局有关负责同志,省市伊协负责人、寺管会负责人、教职人员、社会各界代表人士150余人参加了活动。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副书记、巡视员李秀英在讲话中对广东省伊协积极探索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具体举措,举办广东伊斯兰文化百家谈活动、编辑推广《广东穆斯林宗教生活与习俗范本》《伊斯兰文化随想》解经书籍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全省伊斯兰教界开展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提出3点意见:一是充分认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事关我国宗教健康发展,事关我国宗教的前途和命运,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是我国宗教发展的根本出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是伊斯兰教界和广大穆斯林群众要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与社会发展同进步,成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三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正确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深入开展“四进”清真寺活动、建设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办好广州伊斯兰教人才实习基地等举措为载体,积极开展伊斯兰教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建设。
本次活动特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协会长杨发明作“坚持中国化方向,肩负新时代使命”专题辅导。杨发明对广东省伊协近年来在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上做出的积极努力和探索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并从宗教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各宗教中国化实践的重要启示、新时代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主要任务等3方面入手,以各宗教中国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为切入点,结合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新要求,详细阐释了新时期下中国伊斯兰教如何通过构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深入推进“四进”清真寺活动、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培养爱国爱教的高层次人才等工作不断巩固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取得的成果,开创新的局面,促进伊斯兰教事业健康传承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协副会长、广东省伊协、广州市伊协会长王文杰阿訇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李秀英副书记对全省伊斯兰教工作的3点意见和杨发明会长关于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实践路径,以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为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形式、深化内容,牢固树立“入乡随俗、泊船靠岸”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全省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本土化特色的具体举措,推动全省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工作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明达和华南师范大学仲铭锦教授分别作“从教门三忠到回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国家安全与周边国家形势”专题讲座,并请广州市伊协阿訇就《广东穆斯林宗教生活与习俗范本》的赞圣词和具有中国化特点、岭南特色的穆斯林丧葬、婚姻、婴幼儿出生习俗礼仪等内容进行了学习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作为新起点,在工作岗位中积极开拓进取,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宗教政策和中央、省关于伊斯兰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广东伊斯兰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供稿・广东省伊斯兰教协会,编辑・宗教工作三处·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