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6日,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小山主持会议并作活动总结,省委第三督导组白先河组长出席并讲话。委机关、研究院全体人员、各全省性宗教团体在编人员80人参加。
陈小山在总结时指出,在省委挂点领导林雄同志、省委第三督导组、省委实践办的悉心指导下,半年来,省民族宗教委始终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反对“四风”,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推动立改立行和建章立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走过场”。一是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了对我委及研究院、各全省性宗教团体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采取“四学”并举的方式,不断深化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三是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做到知性合一;四是聚焦“四风”,认真查摆问题;五是主动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六是狠抓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建立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据统计,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委精简发文87个,同比下降23%,“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同比下降26.61%。举办各类辅导报告会12场、机关学习论坛1场、各党支部开展调研式学习25次、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200余篇,自编“考题”3套、组织“考学”2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杨善洲》、《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广东作风建设暗访宣教片等影片、宣教片等7场次,购买图书学习资料900余套(份),编发简报47期,刊发网信52条,多条信息简报被中央和省的主流媒体予以了刊登和转发。被省政府、国家民委和国家宗教局分别评为2013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领导班子解决问题和谋划工作的能力。2013年,省民族宗教工作呈现的亮点主要有:一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发展。《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少数民族科学发展试验区发展的意见(稿)》,有望于2014年出台,为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城市民族工作创新能力领跑全国。全年以筹备召开全省第一次城市民族工作会议为契机,将“城市民族工作”纳入《广东省社会建设综合考核办法》的考核指标体系,取得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效果,受到来我省调研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的充分肯定。三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效果显著。全省自愿且符合条件纳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的宗教界人士分别为4582人和3840人,参保率达到100%,解除了宗教教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全面完成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认定备案人员6028人,备案率99%。四是不断突破宗教领域重点难点问题。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朝觐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制止零散朝觐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协同配合,全年累计现场劝堵零散朝觐人员25批92人,坚决遏制了零散朝觐活动反弹势头。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抵御境外基督教渗透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弘扬宗教优秀文化,效果良好。2013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和广东道教文化节活动,吸引了韩国、日本、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佛道教人士来粤交流,深化相互了解和友谊。六是民族宗教基础工作再创辉煌。省民族宗教委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400多人次,带动各地举办各类培训班140多期(场),培训4.6万多人次,有效提升了民族宗教工作三支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陈小山主任还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以省委总结大会特别是胡春华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督导组的要求,坚决抓好整改落实,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要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巩固,把责任、担当的压力层层传导下去。
省委第三督导组组长白先河代表省委对我委教育实践活动给出了6点评价。一是领导带头示范,以上率下用真心;二是夯实思想根基,学习教育有真招;三是广泛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动真格;四是坦诚谈心交心,开展批评说真话;五是狠抓整改落实,推动工作见真效;六是干群积极参与,上下互动出真情。白组长还对我委如何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出了三点建议,即要以认识的再提高提振精神状态,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要以措施的再完善落实整改任务,不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阶段性成果;要以工作的再推进检验活动成效,努力增创发展的新优势,推动广东民族宗教工作开创新局面。
(供稿、编辑:机关党办·唐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