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至12月,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充分发挥宗教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中的积极作用的号召,广州市佛教界在广州市民族宗教局指导下,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佛教文化”的主题,组织大佛寺、六榕寺等重点佛教场所重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先后赴东南亚泰国、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7个历史上佛教盛行的国家,举行“莲开一路——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与文化之行”等系列交流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此次重走古丝之路是中国佛教界首度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行动,广州市民族宗教局和广州市佛教协会高度重视,广州市佛教协会成立了以协会班子成员、重点寺庙负责人、佛教哲学和文化领域专家以及部分热心信众代表为成员的巡礼团,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开展巡礼活动。整个巡礼为期4个月,共走访50多处寺院,举办60多场法会和供僧大会,体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特色突出、文化产出丰盛等特点,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活动宗旨明确。此次广州佛教界组织巡礼团重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宗旨就是积极拥戴“一带一路”行动愿景,丰富“命运共同体”和平主张的多元内涵、为当代中国“文化输出”树立典范,打造广州佛教、岭南佛教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新平台。巡礼期间,以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大佛寺住持耀智大和尚为领队的海巡团积极向各国佛教界宣传我国宗教事业发展现状,特别是佛教界坚持爱国爱教,开展寺院建设、宗教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并结合佛教教义积极宣讲“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传播中国智慧、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泰国、印度、斯里兰卡佛教界领袖纷纷盛赞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气魄、大格局,认为广州佛教界让他们更加明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有信心继续促进和巩固双方传统友谊,保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通有无的良好关系。
二是交流形式多样。巡礼活动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分3批次,共120人次参加。先后到访泰国、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的17个城市,举行古迹朝圣、佛法互鉴、文化交流、学术考察以及“千僧斋”等大型法会活动约60场。在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更是首次与当地佛教管理机构共同举办了有40多国佛教僧侣参加的供千僧活动。此外,巡礼团还先后拜访了七国佛教界的僧王领袖以及当地著名佛教大学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通过频繁深入的交流,进一步赢得有关国家佛教界的文化认同。
三是海外社会关注度高。巡礼团每到一地,都积极联系和探访当地华侨社团和华人群体,如印度尼西亚的福安宫和大觉寺、马来西亚的陈氏书院等,在当地华人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同时,当地社会也积极回应海巡团到访。如在斯里兰卡参访期间,巡礼团还得到前总统马欣达?拉贾帕萨克和现任佛教部部长卡鲁?贾亚苏里亚的接见。马欣达更表示对两国政府及两国佛教界之间的未来合作充满期待。斯里兰卡四大僧王更是史无前例联合接见了参访团,并赠送佛门圣物佛舍利给广州大佛寺供奉。同时,海巡团积极通过凤凰网等媒体发布80篇报道,凤凰网对“供千僧斋活动”作了现场直播,约30万人在线关注。 整个巡礼活动媒体曝光量约为1亿,网络点击量约1500万人,充分展示了广州佛教界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传统信仰在海外社会的凝聚 力和影响力。
四是文化衍生成果丰硕。此次广州佛教界海巡团出访,也是佛教文化学和宗教社会学意义上的一次盛事。访问期间,广州佛教界与当地佛教团体举行了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如在印尼世界佛教建筑奇迹婆罗浮屠塔下举行了“丝路中国论坛”,在尼泊尔召开“莲开一路——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与文化”座谈会,在印度与新那烂陀大学开展“文化交流和合作探讨”,在印度菩提迦耶举办“千僧斋祈福法会”。通过这些活动,全面了解了当地国家社会民情和佛教界的基本情况,学习了东南亚佛教道场的优秀建制和管理经验,体察到佛教信仰在当地的传承力量,也成为中国佛教文化输出的一次大胆尝试。
五是开辟了更广阔的国际合作前景。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之一,在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广州也历来是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的重要输出地区。通过此次海巡之旅,广州佛教界与各国主要佛教道场、信众团体以及有影响的佛教哲学研究机构建立了联络机制,更加凸显了广州作为南洋海域佛教弘传中心地位。据悉,明年1月,广州佛教协会将联合大佛寺举办“海上交通与岭南佛教”学术研讨会、岭南佛教文化高峰论坛、佛教图片展和中国非物质文化艺术展等重大活动,与海丝沿岸国家佛教界开展更多直接的交流合作。
(供稿:广州市民族宗教局 编辑: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