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政务动态

梅州市“五个加强”扎实推动宗教中国化工作

  • 时间:2018-07-05 09:35
  • 资料来源: 梅州市民族宗教局
  • 打印
  • 【字号:小
  • 大】
  •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全国、全省和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梅州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五个加强”扎实推进宗教中国化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取得较好成效。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宗教界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团结、联系和教育,引导宗教界加深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巩固共同政治思想基础。结合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通过时事宣传、政策法规教育,巩固爱国爱教思想基础,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抵制和防范邪教,提高抵御渗透和自我防范的能力,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大局。近两年来,全市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60多场次,参训人数3000多人次。
       二、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维护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权威,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工作方针,依法规范管理宗教事务。一是严格依法行政,全部审批手续集中到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梅州市民族宗教局现行政职权37项,其中行政许可7项,行政处罚7项,行政检查2项,行政确认1项,其他类事项20项。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统一制订了人员、财务、资产、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并按属地管理原则,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管理工作网络。三是加强宗教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全市有399处场所通过财务监督管理验收,达标率84%。四是扎实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和平安宗教场所创建活动。全市有280处场所获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达标场所”,329间佛道教场所获授由国家宗教局统一监制的标识牌。千佛塔寺和天主教梅州教区主教座堂分别荣获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受到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表彰。与建设银行梅州市分行签订了《善行宗教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建启善源”宗教事务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创新推动宗教信息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宗教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创新,深化文化认同。推动各宗教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深度挖掘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适应我国国情、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群众需求的积极元素和时代价值,努力使宗教文化的优秀基因在与当代社会相融合中,不断充实、拓展和提升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中华文化在开放包容、吸纳交流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梅州自2012年在千佛塔寺举办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禅文化体验周活动以来,禅文化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届,大力推进了全市宗教中国化进程,对弘扬爱国爱教精神,滋养道德,净化人心,促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召开了首届佛教香花文化研讨会,出版了佛教香花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编纂出版了梅州有史以来关于宗教的专门史籍《梅州宗教志》。积极发挥梅江区慈云宫佛教香花文化传承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定期开展佛教香花文化讲座、研讨会和香花科仪切磋。“席狮舞”、“饶钹花”已分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莲池”、“鲤鱼穿花”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动挖掘叶帅“油岩题壁”历史遗迹,打造红色文化景点。
       四、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增强宗教界凝聚力。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梅州历来重视加强宗教团体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宗教团体成立、换届或人员调整等契机,把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能起作用的教职人员充实到宗教团体,一批年轻宗教界代表人士进入团体班子,实现新老交替。另一方面扎实做好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和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规范教职人员的教育管理,通过会议、培训、交流互学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意识,积极推荐宗教界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鼓励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如市佛教协会多年来加强了对佛教香花仪规和教职人员教规的规范引导,不少香花寺庙逐步转向正规正信丛林化管理,佛教学识修养不断提升。
       五、加强宗教界慈善活动引导,提升服务社会水平。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中的积极作用,是宗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近年来,梅州积极引导宗教界发扬优良传统,拓宽公益范围,在道德教化、心灵抚慰、心理调适以及植树造林、扶贫济困、养老义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千佛塔慈济会坚持为灾区及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兴宁市基督教会兴办“长者之家”、“食物银行”,佛教念佛堂开办“慈光安养院”,为老人提供养老和临终关怀;梅县佛光寺开办慈善中医诊所,免费为困难群众施医送药;天主教圣心仁爱会联合有关医院送医送药下乡义诊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特别是兴宁佛教念佛堂开办的“慈光安养院”,以贫困孤寡老人为服务对象,集弘法、慈善、养老、临终关怀于一体,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服务模式,得到省民族宗教委的充分肯定,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中华英才》等主流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统计,每年全市宗教界捐资社会公益款项达500万元以上。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