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宗教源远流长,社会基础深厚,现有依法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80处,较具影响和规模的重点寺观教堂21间,均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高度出发,积极创新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取得较好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大局,统筹推进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建设。2010年,市民宗局以广州成功举办亚运、各宗教活动场所圆满完成涉亚运宗教服务工作为契机,对全市重点寺观教堂存在的25个问题进行梳理并上报市委、市政府。市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亲临有关场所考察调研,市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协调会和实地调研,研究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并要求市民宗局抓好跟踪推进。去年,海云寺复建工作被列为市政府百项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将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纳入全市新型城市化发展部署,市民宗局起草了《关于助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创新民族宗教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提出了“合理设置宗教活动场所”、“解决重点寺观教堂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和“提升宗教活动场所服务管理水平”等具体措施,为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政策保障。经市委、市政府同意,还建立了市民族宗教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已召开第一次会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按照“分期分批、逐步解决”的原则,26个存在问题取得重大突破,基本解决的有11个问题,2个问题因涉及文保规定和自身原因暂缓推动, 六榕寺总体规划建设等13个问题已明确解决思路和工作措施,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积极探索,科学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属地管理。充分发挥宗教工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作用,研究探索街镇协管宗教事务新模式,今年将选择4个区6条街道作为试点,由街道协助管理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工程建设、计生等工作。为提高基层宗教工作水平,去年市民宗局还编印发放了3万册《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手册》。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扎实开展好财务监督管理、教职人员认定备案以及纳入社会保障等专项工作,教职人员认定率和参保率达到100%;采取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等办法,基本实现了场所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大佛寺还引入了社会化管理和财务电算化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全市创建“平安广州”工作部署,开展创建平安宗教场所活动,并会同市安监局进行大规模安全检查,完善各场所内部安全管理。三是加强人才建设。为宗教活动场所选好主要负责人,配好管理班子,及时培养后备人才;通过坚持举办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季度学习会、短期培训班,与高校合办文化研修班等方式,提升教职人员素质水平,加强道风建设。去年开始市民宗局还与广州大学合办了“宗教管理”专业大专班,创新了宗教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为完善和补充上位法,广州市积极探索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针对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申请认可临时地点、安全管理、大型活动、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等方面提出明确规范,已列入2014年市地方性法规制定计划正式项目,拟于今年正式颁布实施。五是加强试点工作。随着中外穆斯林聚集广州创业发展,为有效解决部分城区缺少伊斯兰教活动场所问题,选取条件相对成熟的花都区作为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试点区域,去年底正式挂牌投入使用,得到广泛好评。
三、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文化品牌。紧密结合广州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宗教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具体目标任务。把创建宗教文化模范窗口和以“教风”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结合起来,全市40多间寺观教堂全部达到和谐寺观教堂标准,6个场所被国家宗教局评为创建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对六榕寺等6个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模范窗口单位进行挂牌,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去年广州市成立了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并通过举办“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与宗教文化建设论坛”,积极策划“广州宗教文化旅游风景线”,与广州电视台合作拍摄《广州宗教文化掠影》专题片等新举措,进一步拓宽宗教文化建设平台、丰富载体形式,从而推动了宗教文化健康发展,涌现出一批岭南宗教文化品牌。如佛教读书节、禅武文化节、道教星斗文化节、宗教建筑艺术展、音乐会、伊斯兰教“卧尔兹”演讲比赛、学术研讨会等,创办了宗教图书馆、宗教刊物、书画社,积极参与了“城隍出巡”、“三月三”、“吕祖诞”等传统民俗文化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充分发挥广州市地理优势,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及海外的宗教文化交流,扩大了岭南宗教文化影响力。
四、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宗教活动场所在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搭建宗教活动场所参与社会公益慈善平台,去年成立了“广州市宗教界公益慈善联合会”。仅2013年广州市宗教界捐助社会公益扶贫救灾达1790多万元,主要用于扶贫救灾,以及支持开展梅州市湖田村新一轮“双到”扶贫开发、五华县硝芳村三年“回头看”、增城市畲族村新一轮扶贫开发、援建新疆疏附县、白云区沙溪村“美丽乡村”等多个项目,广东省副省长林少春去年前往疏附县考察时对广州市宗教界援建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各宗教活动场所在社会服务方面也实现了较大突破。例如,大佛寺组建了慈善义工队,建立了心灵咨询中心;金刚禅寺成立了慈爱义工团,各清真寺组建了200多人的穆斯林义工队伍等。今年,广州市民宗局将与中山大学合作,进一步研究制定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
(供稿: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陈娟;编辑:办公室·陈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