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政务动态

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

  • 时间:2018-02-11 17:37
  • 资料来源: 连州市三水瑶族乡
  • 打印
  • 【字号:小
  • 大】
  • 分享到
  去年以来,三水瑶族乡坚持“保护改造特色民居、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特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五位一体建设方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重点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挖掘利用特有的文化生态资源,促进群众增收,带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立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调动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二是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7463m2巷道硬底化建设。Y714线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施工改造完成,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三是在挂榜村建设休闲公园和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支持各自然村对入村主干道进行铺设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
  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提高收入水平。一是立足生态优势,做强有机茶业。种植本地野山茶叶2200亩,成立了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去年春季产值达到500万元。二是依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升级新八“竹海瑶”景区。以“农业产业为旅游,旅游发展促产业”,打造“新8竹海瑶”品牌,建设茶趣园,举办第一届“采茶节”,将茶叶融入到乡村旅游的各个环节。
  三、挖掘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村寨文化内涵。一是注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整理瑶族传统文化文艺,由乡文化站协助挂榜村编排成节目。在三水民族小学四年级以上设立第二课堂,教导瑶乡学生学习瑶族布袋木狮舞、瑶族歌曲、瑶绣课程等。二是建设挂榜布袋木狮舞传承培训基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布袋木狮舞。瑶族布袋木狮舞被称为“连州瑶族历史的活化石”,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境内独一无二的道具舞蹈,于2009年6月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抢救古建筑。重建修复盘王殿、风雨桥,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浮雕。同时还修缮了挂榜村东门。
  四、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积极探索保护发展新形式。一是规划先行,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将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避免丧失个性和特色的“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建设。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打造民族文化形象,提升人气、汇拢四方宾客,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三是培养群众文化人才队伍。一方面对现有文化人员采取委托培养与定期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重点引进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另一方面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民族文化建设。四是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开发乡村旅游,用瑶族丰富文化元素,打造旅游亮点。一方面可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收入,另一方面反哺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断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达到双赢的目的。
(供稿:连州市三水瑶族乡·张萍,编辑:民族工作一处·余森河)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