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政务动态

2013年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工作亮点纷呈

  • 时间:2014-03-24 15:29
  • 资料来源:
  • 打印
  • 【字号:小
  • 大】
  • 分享到

    2013年,乳源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宗教”的宗教工作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切实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民族和宗教领域的正常秩序,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取得较好成绩。
    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该自治县民族宗教局联合财政、教育等部门,本着“好事办实、实事见效”的原则,强化组织协调,细化工作环节,做到“三个结合”、“四个到位”,使这一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并由县财政局将省财政的资助资金直接拨到受资助民族生的个人账户,资金发放到位,做到了“不遗漏、零投诉”。
     二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有效。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把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抓好抓实。2013年,该自治县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自治县(旗)科学发展示范县荣誉称号。
    三是特色村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财政部《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注重抓好特色民居改造、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传承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村寨建设工作,特色村寨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效益显著。认真抓好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和使用等各环节工作,强化监管和规范使用,认真推进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建设,切实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2013年,该自治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比2009年的2150元增收2350元,增幅达110%,96%以上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060元的脱贫标准。
    五是过山瑶文化传承发展深入民心。按照“打民族牌、走生态路”,以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强县,持续擦亮瑶族品牌”的工作思路,强化过山瑶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及发展等工作,使传承保护发展民族文化深入人心。2013年,瑶族服饰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是大力推进节庆文化活动。认真抓好瑶族“十月朝”暨县庆50周年活动,充分展示民族特色。一方面,在举行拜盘王祭祀仪式及长桌宴期间,坚持把原生态瑶族歌舞、敬瑶家酒、献吉祥物、偿瑶家美食等传统习俗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活动当中,充分展示了瑶族传统历史和祭拜风俗,使宾客近距离感受瑶乡群众的热情和丰富多彩的瑶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邀请美国和越南等海内外瑶胞参与瑶族“十月朝”活动,促进了国内外瑶胞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乳源世界过山瑶之乡的影响力。
    七是云门寺成功创建和谐寺庙。在云门寺深入开展和谐平安寺庙创建工作,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丛林清规管理模式,有效抵制不良风气侵袭,为促进瑶区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深受社会各界赞评,2013年云门寺被县创平办评为“平安寺院”。

 

    
    (供稿:乳源瑶族自治县民宗局,编辑:民族工作一处·余森河)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