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广东丨《瑶山那抹红》:唱响新时代的“瑶族舞曲”

  • 时间:2021-09-07 19:02
  • 资料来源: 国家民委
  • 打印
  • 【字号:小
  • 大】
  •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10907180934.jpg

未命名1631010690.png

↑《瑶山那抹红》精彩集锦。


  由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出品,南方歌舞团、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民族文化传习中心)联合创排的瑶族舞剧《瑶山那抹红》,9月7日亮相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是一部反映广东瑶山儿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舞剧作品。

图片

  该剧以“瑶乡的岁月”为序幕、“瑶乡的巨变”为尾声,分为“飘离的乡井”“瑶乡的蓝图”“瑶山那抹红”三幕。剧目情节紧凑,音乐优美动听,舞蹈元素丰富,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乡村巨变与文化风采交相辉映,向观众呈现了古朴大气的瑶族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主题。

  剧中通过塑造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文彬、心怀服装设计梦想的乡村教师莎一妹、守护瑶寨一生的瑶族老支书等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图片

▲《瑶山那抹红》剧照。

  广东省共有连南、连山、乳源3个自治县,7个民族乡和38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广东的“瑶族盘王节”“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瑶族婚俗”“瑶族布袋木狮舞”等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瑶族耍歌堂)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7年,总导演之一裘华松接到《瑶山那抹红》的创排任务后,深入连南瑶族自治县采风,感受瑶寨文化。他亲眼见证了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极大地改变了民族地区面貌,从瑶寨“整体搬迁”到“扶贫双到”的政策实施,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过上“美好新生活”,他把这些感受连同从瑶族文化提炼出的现代舞剧创作元素,深刻融入到《瑶山那抹红》的创排之中,使舞剧既具备现代舞剧的时代性,又充满民族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图片

▲《瑶山那抹红》剧照。

  另一位总导演何卫民则是土生土长的连南人,对当地瑶族文化有着深刻了解。他虚心听取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习中心演员们的意见,在舞剧中加入了瑶族具有代表性的长鼓舞元素。为了让南方歌舞团的演员们更好地诠释长鼓舞,他组织演员多次往返于广州和连南,从舞蹈动作、服装、造型到长鼓节奏和舞蹈的配合等多个方面深入交流、打磨,让南方歌舞团的演员们很快领会了瑶族文化的神韵。

图片

▲《瑶山那抹红》剧照。

  南方歌舞团的首席演员桑怀刚在剧中饰演驻村第一书记文彬。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深入连南采风,转遍油岭老寨、南岗千年瑶寨、瑶族博物馆、扶贫新村等地,跟当地老阿公阿婆交流,亲身感受耍歌堂、盘王节等民俗节庆活动。他带着对民族文化由衷的热爱和尊重,全身心地融入角色的演绎之中。“期望这部舞剧可以走出大山,让更多人了解广东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动力。”桑怀刚说。

图片

▲《瑶山那抹红》剧照。


   剧评 

瑶山那抹不落的红

曾鸣

  红,是国旗的颜色,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是血、是爱、是火的颜色;是广东瑶族同胞头巾和服饰中的颜色,也是舞剧《瑶山那抹红》的亮色与特色。

图片

▲《瑶山那抹红》剧照。

  这是一部舞蹈诗剧,它诗意的主题中融汇了上述种种的红。而具象的“那抹红”则来自系在一根竹竿上的红绸。那是瑶族先人在结队迁徙时,为使族人不迷路不掉队而使用过的“导游旗”。

  这部舞剧的立意和创意,便是从“那抹红”里散发,并注入到了舞台呈现的每一个细节。“那抹红”更是一个“剧魂”和“戏核”。

  没有复杂的故事,只有坚定的使命;没有多变的情节,只有不变的初心。易地扶贫搬迁、民族文化传承、“广东经验”分享、生死见证爱情,构成了这部舞剧的外部和内在主线。

  一部好的舞剧,往往在于编导能够敏锐地抓住核心诉情点,并有能力将“诉情”与“叙事”无缝连接起来。剧中的“两次离乡”就很好地连接起了其思想内涵和戏剧逻辑:一次是因为贫困,年轻人纷纷选择了离乡打工;一次是因为易地搬迁,村民们离乡奔赴新环境生活。两次离乡,本质不同,心境也截然不同。

  瑶族同胞的观念从来就不是封闭的,他们从最初因避乱而迁徙,到今日为脱贫而搬迁,怀揣的“那抹红”都是对梦想的不懈追求。这部舞剧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就是有梦的人:

  女主角莎一妹,身为一名乡村青年教师,却怀揣着一个时装设计师的梦;

  男主角文彬是一位驻村书记,他一展热血青年的才干,梦想着带领瑶山早日脱贫;

  莎一妹的父亲是一名老支书,他的梦想是留住儿女的乡愁,培养好下一代,希望瑶山变得更好。

  是走还是留,是爱还是愁,是梦想的凝聚还是背离,就这么纠结而自然地在舞台上展开来。《瑶族舞曲》熟悉的旋律,在这样的情景中一次又一次动人地变奏着;虚实相间的舞台综合美术,在这样的乐声中一场又一场漂亮地变换着;主演和群演在这样的艺术营造中,倾情投入,尽兴发挥。

  这部舞剧的高潮来自于一场山洪暴发。在掩护村民撤离时,为封堵洪水,驻村书记不慎落水。老支书用那根红绸竿施救,虽然奋力把年轻的书记拉了上来,自己却身体失重跌入洪水……两代书记的生命交换,既是共产党人伟大使命的接力,也是一幕感天动地的红色传承。

  最后,在“那抹红”的照耀下,莎一妹、文彬和乡亲们一起,终于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梦想。“那抹红”实际上已经升华为一曲新时代的“瑶族舞曲”、一部讴歌民族团结的红色主旋律。

  瑶山那抹红,那是一抹不落的红。

  (作者系广东省演出业协会专家、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文学顾问、广东省非遗促进会常务理事)


未命名1631010725.png未命名1631010743.png


直播地址

  
央视网

https://news.cctv.com/special/qgssmzwyhy2021/index.shtml

图片


国家民委官网

https://www.neac.gov.cn/seac/c103239/zhanyan.shtml

图片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