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荟萃 > 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连州市以镇域运营新模式促进民族乡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5-07-31 19:29
  • 资料来源: 本网原创稿
  • 打印
  • 【字号:小
  • 大】
  • 分享到

  连州市瑶安瑶族乡是广东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92.41%;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小长鼓舞”;红色资源丰富,是“红色根据地”之一。近年来,连州市抢抓全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以“生态+民族+文旅”为路径,创新探索镇域运营新模式,促进民族乡从“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为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瑶安经验”

  一、“三化协同”构建镇域统筹新格局。连州市首创“运营前置、资源整合、服务常态”三位一体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一是运营需求前置化。在“洛神谷”项目建设中,率先引入运营团队全程参与规划设计,将瑶族文化、生态资源与现代化功能深度融合,实现“瑶族建筑+现代服务”的有机统一。二是资源整合一体化。打破“点状开发”模式,以“一街两酒店”为主轴串联全域资源,打造瑶族风情商业街、星级酒店集群,并通过4个美丽圩镇建设项目推动镇区整体改造,实现“镇区即景区”的转变。三是运维服务常态化。对标4A级景区标准,划分责任片区实施精细化管理,嵌入法律咨询、就业服务等便民窗口,创新“民族手工艺共享工坊”培训机制,形成“政府+企业+村集体”多元共治格局,公共服务支出年节约超50万元。

  二、“全域联动”开辟城乡融合新路径。连州市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与全域协作模式破解资金、建设、运营全链条堵点。一是“EPC+O”模式破解资金难题。国资与社会资本按7:3比例出资5.18亿元建设“洛神谷”项目,国资负责基建“交钥匙”,企业承接运营“精装修”,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二是全域参与筑牢生态基底。投入专项资金完善路网、水网、绿网建设,建成智慧停车场、充电桩及1条民族风情绿廊、6个绿美示范村,获评“广东省森林城镇”。同步推进“赤膊房变民族画布”行动,以“三七奖补”模式“群众出料、政府包工”模式改造农房183栋,打造“黛瓦黄墙牛角檐”的瑶乡美学地标。三是示范引领带动风貌提升。依托粤桂湘交界区位优势,建设“和美瑶汉”乡村振兴示范带,整治沿线风貌21公里,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集群发展,形成“一村一景、串珠成链”的城乡融合示范样板。

  三、“三个创新”释放文旅产业发展潜力立足当地民族文化独特性与生态资源禀赋,以市场化思维激活沉睡资源,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旅+”产业矩阵。一是业态创新激活消费潜力。引入温德姆温泉酒店打造高端度假目的地,开发瑶浴瑶绣体验馆、皮划艇游船等沉浸式项目,推出“白+黑”全时段文旅产品,五一假期期间客流超5万人次。二是品牌创新讲好瑶乡故事。以“洛神谷”为核心IP,联动“三月三”“七月七”等民族节日举办长鼓舞篝火晚会、非遗火壶表演等活动,构建“月月有节庆、天天有惊喜”的文旅品牌矩阵,切实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是机制创新实现多方共赢。通过景区运营带动周边农家乐、乡村旅店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超千个,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形成“国企增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可持续机制,不断增强当地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清远市民宗局;编辑:民族工作一处·王国亮)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