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5日广东13所高校与西藏林芝、昌都两市有关单位在林芝签订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简称校地共建)协议后,广东高校迅速行动,积极推进,截至8月底,已有8所高校选派105名大学生赴西藏林芝实习支教。各高校按照“量力而行、确保安全;注重实效、实现双赢”的原则,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开展合作共建,亮点纷呈。
已结对高校发扬传统,再接再厉。韶关学院此前已送去5批次123人,第六批40名优秀学生于8月赴鲁朗镇小学、巴宜区幼儿园等8所学校实习支教,他们将以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为重点,推动完善各受援学校课程建设;岭南师院自2014年始三年内选派了4批优秀学生到西藏林芝地支教实习,2017年再接再厉,选派2批27人次支教,第二批12名同学已于8月进藏。在新一轮实习支教中,岭南师院还安排了“岭师学子卅载支教西藏情”调研活动、“奉献边疆高原,扎根基层教育”最美教师寻访、“粤藏颂歌献祖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工作任务,让实习支教大学生在援藏期间发出广东声音、讲好广东故事。
新结对高校迅速行动,积极落实。广州大学在协议签署次日即与波密县政府举行教育结对共建签约揭牌仪式,挂牌成立广州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并组织波密县中学与广州大学附中、波密县完全小学与广州大学附小正式签署教育“结对共建”协议,还选派14名优秀大学生进藏实习支教,组织社会实践队开展首届“大手拉小手,藏汉一家亲”夏令营;嘉应学院遴选出10名优秀大学生赴林芝市米林县实习支教,并2次派专人到受援地学校协调解决食宿问题,还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经验的随队教师进行指导;肇庆学院择优选派首批5名大学生并举行了岗前专题培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选派1名教师带队率10名学生,并开展最美教师寻访活动及“进村到户牵手”工程等;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了第一批4名学生,并捐赠价值10万元的足球、拔河器、篮球架等体育器材;惠州学院充分考虑受援地的实际困难,与受援地反复沟通并举行多次专题会议,由学校自筹经费解决学生保险、交通、生活补贴费用;深圳大学自筹经费28万元用于察隅县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训项目,第一期10名骨干教师培训已着手启动。
部分暂未落实高校精心准备,蓄势待发。华南师范大学结合学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育人”三位一体思想政治工作特色,探索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网”,联合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通过“手机教师网”送教,打造“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多维互动平台,为3所对口支援学校打造的智慧教室有关项目正积极筹划;韩山师范学院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已先后进藏进行实地调研和工作商洽,并制订相关共建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有关工作已准备就绪,因昌都市援藏人员宿舍正在建设,故实习支教等工作相应延后;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已结合学前师资培养的品牌特色,对西藏自治区14所公办幼儿园进行调研走访,为林芝市幼儿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全方位分析。
(供稿:省教育厅,编辑:省民族宗教委 黄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