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同进步和发展为目标,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人民政府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乡长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惠城区民族宗教局1名干部获“全国民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市、区3名基层工作人员获“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惠东县平山街道大湖洋畲族村民小组,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小洞村、上东村、社前新村共4个村寨上榜“第一批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良好示范格局,进一步开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高站位谋划,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过程。惠州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支持完善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二、高标准部署,持续改善提升民生福祉。惠州本土聚居少数民族以瑶族和畲族为主,主要分布在惠东、博罗、龙门3个县。近年来,惠州市以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硬件设施建设。惠东县完成34户畲族群众危旧房改造工程、5个畲族村小组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和饮水工程。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引进了生态油茶项目,种植1000多亩高产值油茶。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实现“3个100%”——100%村道硬底化、100%村村通自来水工程、100%村村通4G网络,高标准完成12宗农田水利设施、87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龙门蓝田瑶族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万元,经济指标在全省7个民族乡中排名靠前。
三、高水平推进,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惠民活动,扎实做好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田瑶族“舞火狗”保护传承工作,并于2021年建成蓝田瑶族文化展览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广东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镇”“广东省森林小镇”等。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以民族风情为依托,建设畲族传习馆,挖掘整理畲族服饰、婚嫁、传统节日和饮食等畲族传统文化资源。惠东县建设少数民族(畲族)文化活动中心,出版了《惠东畲族历史文化研究》,进一步传承保护了畲族历史文化。
四、高质量宣传,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惠州市组织系列专题宣传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惠州走深走实。每年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通过制作板报专栏、举行知识竞赛、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讲座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民族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深入人心。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村)、进街道(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成功培育打造惠州市第八中学、惠州市华罗庚中学、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等一批模范示范点,民族团结在惠州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供稿:惠州市民族宗教局; 编辑:民族工作二处·陈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