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软件请按F8键进入浏览
读屏软件请按F8键进入浏览
专题专栏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7)
作者: 时间:2015-07-20 来源: 点击:-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7

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73 解决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解决好民族问题,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这一重大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既重视物质力量又重视精神力量,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此后,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重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工作齐头并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其中关键之一就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实质是协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思想的,正确行动来源于正确思想,错误行动来源于错误思想。要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好,要把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抓好,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行。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坦率地讲,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物质力量的运用强一些,精神力量的运用弱一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哪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出问题。还要认识到,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要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并不是靠这一条就够了。应该说,问题的成因主要不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在继续用好发展这把钥匙的同时,必须把思想教育这把钥匙用得更好。

  民族领域的思想政治斗争,是我们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民族问题上斗争的前哨战,这场斗争依然尖锐复杂。近年来,民族分裂势力大肆鼓吹“大藏区”“东突厥斯坦”等主张,宣扬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这些错误思想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影响了一些人,其中有些人成了搞民族分裂、暴力恐怖活动的“急先锋”。民族领域的思想阵地,同其他思想阵地一样,如果我们不用正确思想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民族领域的思想政治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增强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

74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要深刻认识历史悠久的中国是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祖国,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命运共同体,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筑牢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将其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纳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四个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梦、共同繁荣发展梦,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四个认同”的基础,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国防等硬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前,中华文化复兴方兴未艾,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面临着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紧迫任务。中华民族要想在这场人心争夺战中胜出,就必须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建设一个“强大而可亲的中国”。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推动各民族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要切实补上边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75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我国自然地理整体呈西高东低态势:西部为平均海拔在4000以上的青藏高原;往东为横断山脉及海拔为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再往东便是海拔500以下的丘陵地带、平原和沿海地带。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多样化的气候环境和动植物生态群落,也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文环境。如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区域,东南沿海的稻作文化区域,南方山地民族的游耕农业文化区域以及北方和西部丛林草原地带狩猎、游牧文化区域等。这些民族文化区域,似一汪汪清泉,累世不竭喷涌,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汇聚,最终形成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不断交流交往中,各民族共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诗经》是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总汇;《楚辞》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整理的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元曲的繁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满族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藏族的《米拉日巴传》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传记文学作品。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为祖国文化宝库贡献了灿烂的瑰宝。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空白。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到三分之一。

  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我国种桑养蚕技术和四大发明主要经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到西方,葡萄、黄瓜等农作物和琵琶、杂技等艺术主要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张骞的驼队与郑和的云帆,不仅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也将域外优秀文化引入中国,为中华文化在文明互鉴中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中华文化根深干壮,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现在,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有的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有的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这些,都是不对的,都不利于我们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都要坚决克服。

 7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这个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决定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战略任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立足于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立足于找到全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立足于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和说明中国,是凝聚共识、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讲文化认同,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要增进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义?就是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共同构建、共同享有的,代表着整个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各民族文化,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标准,要有利于这个“最大公约数”在各族群众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比如,少数民族文化崇尚自然、爱惜生灵;强调热爱生活、勤劳简朴,各族相亲、敬重长者;强调热情好客、守望相助,讲求道义、勇敢无畏;强调信守承诺、非义不取,自尊自爱、重情重理,等等。再如,“四人一条心,石上花扎根”“团结,十个人不够;排斥,一个人嫌多”等坚定的民族团结信念,“心坦荡的手慷慨,爱祖国的路宽广”“倘若故乡是戈壁荒滩,用汗水浇成花园一样”等根深蒂固的爱国意识,“看着北斗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挨过王爷皮鞭的奴隶,深知共产党的恩情”“山客若无共产党,枯竹难望出笋来”等发自内心对党拥护之情,“没有领子不能成为衣裳,没有法律不能成为国家”“宁可一人走路,不跟歹徒同行”等遵法守法意识,等等。这样的理念,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过时,要加强挖掘、提炼、阐发、宣扬,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更多的文化养分。

77 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从幼儿园抓起,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能否认同和践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前景,而且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成长环境较以往更加纷繁复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让广大青少年接触外部知识和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多。由于人生经验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一些青少年对错误思潮和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一直把争夺青少年作为他们分裂活动的战略重点,从各方面向青少年进行渗透。同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尽管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与沿海和内地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把各族青少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上来,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族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努力成为新一代坚定的爱国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要从小抓起,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加强教材和资源建设,充实相关课程内容,强调在振兴中华伟大事业中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有中华文化特点的活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生头脑。

  要针对不同的青少年群体,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青年学生,要通过系统的教育,激发和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树立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对于青年职工,要引导他们把爱祖国与爱岗位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要根据民族地区实际和各族青少年的特点,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民族特色、各族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和载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力求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富有活力、扎实有效。要继续抓住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有利契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要抓住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入党等时机开展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各族青少年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贯穿到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要依托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形成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整个社会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合力。

78 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少数民族文化块头小,抵抗市场经济冲击的能力弱,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严重,不能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要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在《星光大道》《中国好歌曲》等电视节目中,少数民族选手的表演,原汁原味原生态,深受观众喜爱。那些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看不起甚至主张任其消亡的看法是错误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对的,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当然,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做,对本民族历史坚持正确的观点,不能本末倒置。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深化战略部署,强化法制保障,完善政策体系,大力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少数民族文艺繁荣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还存在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比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等现象比较突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不高;等等。

  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有希望,要推动各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进一步建立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要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创作生产,鼓励和扶持反映少数民族现代文明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对少数民族出版物等出台特殊支持政策。加大投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具有潜力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加大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重点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经典、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族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支持民汉优秀文化作品互译,鼓励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歌舞、动漫、出版物等文化精品。支持民族地区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影电视民族语译制工程。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加大双语出版物出版力度。重视民族语言网络文化建设,推行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上网工程,加强网上文化内容供给和监管。扶持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民汉双语数字阅读平台建设。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民族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展现各族群众良好风貌。

 79 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的语言桥梁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在一些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育”,既要求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也要鼓励在民族地区生活的汉族群众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这一要求,符合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实际,体现了各族群众的需要,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1950年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指出,各少数民族学校要逐渐做到用各民族自己通用的语文授课,同时也应学好汉语文。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进一步提出,凡有现行通用文字的民族,中小学各科课程,必须使用本民族语文教学,各少数民族的各级学校按照当地少数民族的需要和自愿设汉文课。198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1986年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都分别以法律的形式,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实施双语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10年国家民委与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同时推动各地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成立双语教育工作领导协调机构。许多民族地区从当地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基础教育阶段,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12个省区在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地区建立各类双语学校,在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设立双语班级,因地制宜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民汉双语教学。201212个省区共有双语教学班8万个,占教学班总数的5%;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2768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双语教学专任教师15万人。2011年编译出版的民族语言教材达3665种,总印数达4703万册。

  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对于更好地就业、更好地接受现代文化、更便捷地融入现代社会都有利。要全面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水平。要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避免各民族学生到了学校,还是各抱各的团、各转各的圈。

  要在需要的民族地区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实施“双语教师特岗计划”,支持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免费培养双语教师,继续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项目”。制定激励政策,加大师资对口支援力度,做好双语教师招录工作,对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注重培养民汉双语兼通人才。同时,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应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80 在民族工作中阐释好中国道路、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新形势下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加强研究与阐发,做好顶层设计,阐释好中国道路。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对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抵御能力,加强民族工作领域的对外宣传工作,传播好中国声音。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与完善的结果,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深刻把握各自阶段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征,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推动了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走出并不断拓宽了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新的实践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研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要深入学习我们党的民族理论特别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大众化和时代化,使之成为各族干部群众“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研究,要在关系民族工作方向和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正本清源,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党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从实际出发,既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基本原则,又与时俱进地创新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具体观点和举措,使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永葆生机和活力。要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作用,加强民族工作智库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合力。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事关民族工作、事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对策建议。

  好的理论不仅要在国内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也要在国际上争取话语权和主动权。要支持民族研究界大力开展理论创新特别是话语创新,构建具有世界视野、中国气派的新的理论话语体系。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完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向国外系统翻译、出版和介绍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高水平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不断增强我国民族理论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此同时,要完善国际舆论斗争协调机制,提高议题设置能力,针对国际社会关注的涉及我国民族、宗教等问题,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讲好中国故事。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妥善做好危机公关与宣传,不断增强面对复杂局面的判断和引导能力,牢牢掌握国际舆论斗争主动权。

81 把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工作作为大事急事来抓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有的是历史形成的,有的是时势造就的,在群众中影响大,一定要团结在我们身边;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包括学术、文化、艺术、技术、宗教等各个领域,他们思想活跃、能量不小,要加强引导,发挥好他们的积极作用。

  新形势下,加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工作意义重大。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他们是本民族的优秀分子,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熟悉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通晓本民族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许多人既和本民族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有天然联系,又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过去,他们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解决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世界上民族、宗教问题的不断升温,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形势更加复杂。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民族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因经济利益、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地位和作用凸显。如何进一步做好这两个群体的工作,发挥好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已成为推动民族工作社会化、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要把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急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制度。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多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交朋友,平时多走动、多沟通、多了解信息,关键时刻就能发挥关键作用。在政治上尊重、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切实发挥好他们资政建言、协调关系、引导群众、化解矛盾的作用。

  培养和造就优秀知识分子队伍。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推出一批拔尖人才。注重加强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深入实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实施民族地区原创及少数民族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重视从农牧民中发现和培养文化能人,支持各地为民族地区培养文化和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科技奖励机制,对民族地区知识分子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著作出版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落实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人才支持计划,做好教育、科技、卫生等专业人才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加大农牧区实用人才培养力度。重视民族地区知识分子特别是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骨干培养,符合条件的积极吸收入党,优秀的选拔到适当领导岗位。注重培养熟悉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能在关键时刻发声的少数民族专家学者。

 82 信教群众工作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信教群众工作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党员要坚决执行不信仰宗教、不参加宗教活动的规定,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同时尊重和适当随顺民族风俗习惯,以利于更好联系信教群众,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党同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与统一,关系到我国与世界各国友谊的巩固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本土的道教和各种原始宗教的信徒约有1亿人以上,其中约有一半是少数民族,占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半数。一些少数民族,绝大多数群众信仰某一宗教。例如,藏族等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傣族等民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回、维吾尔等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宗教对本民族日常生活方式、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许多传统婚丧仪式和群众性节日活动,虽然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宗教传统,但已经成为民族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在这些民族地区,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必须正确对待宗教信仰。党和国家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发挥宗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化解宗教消极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做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信教群众工作,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不折不扣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依法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帮助妥善解决信教群众面临的生产、生活、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坚决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包括信教群众,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有效地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要在信教群众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团结争取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增进共识。有的民族地区,宗教的影响大,甚至存在宗教极端化、外国化的倾向。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宗教中国化,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

  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这是处理党和宗教界之间关系的原则。生活在这些地区基层的党员,如果拒绝参加传统婚丧仪式和群众性节日活动,势必脱离群众,把自己孤立起来。“事不凝滞,理贵变通。”基层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坚决执行不信仰宗教的规定,同时要尊重和适当随顺民族风俗习惯,以利于更好地联系信教群众,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附件列表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米市路58号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邮编:510180   电话:+86 020 83183721   传真:020-83335656   邮箱:gdmzzjw@126.com
备案号:( 粤ICP备05070829 )    版权所有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44000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