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部署要求,近年来,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补齐连山农业产业短板,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6月,连山稻菜茶产业园入选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一是发挥科研机构优势,提升产业现代化科技水平。连山发挥65名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技人员、31名省级农村乡土专家以及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技术资源优势,形成一镇一团队,推动良种资源和成果有效转化。选育出清远市第一个杂交水稻,选育优质水稻新品种49个,其中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品种1个,省级审定12个,选育丝苗米示范品种达16个。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及省水稻创新团队专家合作,水稻单产突破763公斤/亩。水稻育种科研成果先后荣获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级个人奖项人员2名。
二是积极整合企业资源,构建产业集群效应。连山稻菜茶产业园位于连山中部地区,落实建设用地57.7亩,总投资2.24亿元。发挥民族食品有限公司、清远市金爵食品有限公司、岭南之珠茶叶等省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丝苗米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一批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方式,构建商超对接、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推动有机蔬菜产业高端种植。建成古大碗等21家规模茶叶种植生产企业,由岭南之珠茶叶企业承担清远市跨县集群红茶优势产业项目。培育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扩大辐射范围,截至2021年底,连山共有农业企业1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8家,家庭农场 551家,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6家。
三是规范统一生产标准,有效保证产品质量。2019年以来,连山开展“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出台《连山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规程》《连山大米》地方标准,其中2021年《地理标志产品连山大米》成为省地方标准。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资源永续利用,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标准,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突破48%和45%,产业园绿色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行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园内主导产业“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33个,注册“云上连山”区域公共品牌和“连山大米”产品公共品牌,“连山大米”的品牌价值达6.8亿元。
四是出台政策扶持,确保项目建设落实落地。连山把创建稻菜茶产业园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县重要平台和载体,先后出台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整合金融、科技与人才等各方面资源为产业园项目顺利建设保驾护航。此外,连山还确立了稻菜茶农旅融合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连山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连山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供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统战部;编辑:民族工作一处·王国亮)